文博日历丨这幅画随便一截都能当壁纸
立秋虽至 暑热未消
这个夏天你赏荷了吗?文博
有一幅画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如出一辙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荷塘里的“白月光”
(请将手机逆时针旋转90°欣赏)
丹青与笔墨“隔空对话”
这片荷塘“撞款”文学经典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当文字与画作合鸣
丹青和笔墨
在同一片荷塘里
竟上演了一场“隔空对话”
这幅《荷塘柳燕图》便是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最佳视觉注脚
没看见此画前
也许我们还在想象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述的
像明珠一般的荷花到底长什么样?
如今这样对照着看
立刻有了具象化的答案
十二屏罕见“国风拼图”
每一屏都能当壁纸
这幅保存完好的
十二条屏《荷塘柳燕图》
实属罕见
以大疏大密之布局统合画面
繁而不乱,艳而不丽
一眼望去“有松有紧”
无不体现着
东方美学的日历“呼吸之道”
荷花亭亭玉立
岸边杨柳摆动
空中雨燕纷飞
一派生机勃勃的夏日荷塘美景
画中意象用笔严谨、设色雅丽
以精秀之笔勾描晕染出
一场穿越时空的丨幅屈尊就卑网视觉盛宴
荷塘、垂柳、画随春燕、便截翠鸟、都能当壁鹭鸟、文博百合
处处气韵生动、日历形神俱备
荷风柳韵触手可及
虽然整幅画采用了十二屏的丨幅屈尊就卑网构图形式
但单看每一屏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面
从“全景模式”到“特写模式”
任意切换,随便一截
古人精心构思的画随“国风大片”
分分钟拿来当手机壁纸
朋友圈发个“九宫格”?
不能够!必须是便截十二图连发
稳坐朋友圈“今日最佳”
院体技法+人文意境
他笔下的荷花白得发光
这幅画的作者是
清初画家孙亿
他笔下的荷塘
虽为院体风格
但暗含高逸之气
体现了其自由洒脱的精神追求
△清代孙亿画作(局部),从左至右:《牡丹孔雀图》《牡丹飞禽图》《绣球飞禽图》。都能当壁
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琉球王府作为朝贡国
派青年画家到福州拜孙亿为师学画
学成归国开创了琉球画派
孙亿作为寓居福州的文博画家
以其饱满的构图
和具有强烈装饰性
视觉冲击力的画风
对琉球、日本的日历本土绘画
以及清初的东亚绘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这幅画
还有个隐藏彩蛋
画中的白荷花
历经300多年却没有褪色
“花儿为什么这么白?”
原因是古人采用了
白色耐久的矿物性颜料
用笔墨丹青封存盛夏的诗情画意
无论是文字还是画作
荷花这个母题
一直是古今歌咏的对象
被誉为“花中君子”的它
也折射着中华文化之美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汪泽源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肖大贵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总台北京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本文地址:http://guangdong.sehxk.com/html/454e7119883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